日前,山東省青島市正式印發(fā)《青島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(guī)劃(2016-2030年)》。該規(guī)劃顯示,“十三五”期間,該市將在六區(qū)四市范圍內新建地下綜合管廊94公里,至2030年新建196公里,并確定了近3年的建設計劃。
建設地下綜合管廊,可以將給水、雨水、污水、再生水、燃氣、熱力(制冷)、電力、通信等各類管線全部納入,使反復開挖地面的“馬路拉鏈”問題明顯改善,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,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,城市地面景觀明顯好轉。據悉,青島市作為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,中央財政將連續(xù)3年,每年對該市給予3億元的資金支持,青島市級財政每年也將安排不少于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地下綜合管廊建設。
地下管廊可跑汽車
鋪設地下管網,路面被三番五次地“開膛剖肚”,這樣的情況在青島市高新區(qū)很難看到。自2011年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啟用以來,高新區(qū)目前已建成并投入運營54公里,這是國內規(guī)模最大的地下管廊工程。近日筆者了解到,已建的3米寬地下管廊內有6種管道,“壽命”達百年,而且無論是檢修,還是另接新線,都可以避免“馬路拉鏈”的現象。
走在高新區(qū)智力島路上,主干道幾無井蓋。高新區(qū)地下綜合管廊進出口就位于這條路上。由于該處綠化帶中建設的綜合管廊,供水、供暖等管線才被集中納入,道路不必重復開挖施工,路面不需要設置井蓋。沿著入口的階梯一直向下走,地下堪稱管線的世界,與戶外炎熱的天氣相比,管廊內涼爽、無異味、四周干凈整潔,十幾條粗細不同的管道規(guī)整排列在管廊內?拷孛孑^粗的,是供暖和供水管線,均處于正常使用的狀態(tài)。
“地下管廊寬3米,高也是3米,空間足夠容下常用的所有管線。”高新區(qū)公用事業(yè)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說,這樣的空間都可以跑汽車了。目前,廊內主要布置電力、通信、給水、中水、熱力、交通信號等公共設施管線,接近地面處為供水、供暖管線,中上部管線為電力線路和通信光纜,同時還預留了中水管網的空間。
高新區(qū)的綜合管廊共規(guī)劃了75公里,目前已經投入使用54公里,待地鐵8號線、青連鐵路紅島站等一系列交通路網確定準確施工位置后,綜合管廊也將完成最后的20余公里。屆時,一個由點、線、網輻射整個高新區(qū)的地下管廊將全部成形。
地面積水會有感應
在地下綜合管廊的管線中,暖管上方專門設置了感溫光纜。工作人員介紹說:“可別小看這些感溫光纜,關鍵時候卻是能夠起大作用的。這些感溫光纜對溫度變化很是敏感,一旦出現暖氣管網破損泄漏后,感溫光纜就會感知到空間內溫度變化,將實時信息傳遞到監(jiān)控室內做出警示。同時,地面的積水坑也有感應設備,自來水管網內的壓力下降,地面的積水達到一定的感應線,也會向監(jiān)控室發(fā)出預警信息。”
管廊內的燈光、水泵都可以在監(jiān)控室操作。如果管廊的某段出現事故,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(jiān)控室開啟水泵、消防設施,甚至開啟排風系統(tǒng),等到地下管廊內的環(huán)境得到改善后,工作人員再進入到管廊內進行搶修。
據測算,高新區(qū)地下綜合管廊1米的造價大約是3萬元,1公里投入就是3000萬元,按照54公里計算,總投資在16.5億元左右。如此大規(guī)模投資,投入到看不見的地下管網工程中,而不是高樓大廈和地標性建筑上。這個回報不在當下,而在未來。
工作人員介紹說:“管廊預留了充分的空間,將來如果需要增加管道或者線路,可以直接在里面鋪設。企業(yè)的管線也可以直接從里面‘走’,節(jié)約了開挖道路的成本。從一次性投入來看,建設綜合管廊要比直埋式多花費大約50%的資金。可是,只要管廊使用達到15年,多花費的成本就會被直埋式反復開挖的費用所抵消,長遠來看是對資金的一種節(jié)省。”
200個攝像頭全程監(jiān)控
筆者在綜合管廊內看到,管廊內布置了監(jiān)控設備,共有200多個攝像頭以及近400個消防報警裝置分布在54公里的管廊內,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(jiān)控中心查看管廊內情況。工作人員表示,一旦有人進入地下管廊,監(jiān)控室內立馬跳出報警信息,方便監(jiān)控室的工作人員及時查看,這是通過管廊內的紅外設備實現的。目前管廊實現無人值守。
在地下管廊監(jiān)控中心,筆者看到18塊顯示屏布滿了滿滿一墻,屏幕清楚地顯示該段管廊內景,并且可以切換管廊內監(jiān)控的位置。據工作人員介紹,監(jiān)控中心設置了1個中央控制室和4個分控站,對管廊內實行24小時全程監(jiān)控。管廊內一旦出現管道泄漏等特殊情況,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(jiān)控及時獲知,在采取緊急措施的同時,及時溝通管線的運營單位前來修理。除此之外,相關部門還聘請了專門的巡視人員,每天對地下管廊進行巡視,每名工作人員負責專屬的區(qū)域,一方面是防止有人闖入地下管廊,另一方面是巡視防范出現泄漏等意外。